“除了公共汽車票從1塊降到4毛,你還能再找出一件落價的東西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花園的賀源泉反問道。今年68歲的老賀與大部分北京市民的感受一樣,雖然公交車價格下調被媒體廣泛熱議,但生活中物價的“漲”聲一片才是主旋律所在。
前些天到超市買雞蛋,老賀發現雞蛋的價格從去年上半年最低點的1.9元一斤上漲到了3.6元一斤。同樣,2004年的時候一袋大米的價格是60元,現在要100元;當時的液化氣一罐是45元,現在漲到100元。“蘿卜都2塊錢往上了,2塊錢以下的菜價是很難找到了。”老賀告訴記者。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受糧食等價格上漲影響,2006年12月,我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同比達到了2.8%,環比上漲了0.9%,創全年單月最大漲幅紀錄。
如果說經濟學家從中看到了加息的端倪,老百姓則更為關心自己的“錢袋子”———去年12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1%的人表示糧油等生活成本的漲價使他們“生活壓力增大”。
數據能說明一切:發改委價格司日前公布的一份監測結果顯示,去年12月食品類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標準粉、特一粉、粳米、秈米價格每500克分別為1.41元、1.54元、1.70元和1.48元,分別較11月上漲2.2%、3%、2.6%和2%;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價格分別較11月上漲20.7%、16%和11%。
受天氣寒冷蔬菜供應量減少影響,鮮菜價格也上漲較多,黃瓜、茄子、青椒、西紅柿和油菜分別比11月上漲51.9%、41.7%、25.2%、17.7%和15.4%。此外,豬肉價格上漲7.9%,雞蛋和鮮奶價格分別上漲5.7%和1.2%。
而消費者普遍感到,隨著春節的臨近,上漲的趨勢還在繼續。
養著六七百頭生豬的老賀對此可謂喜憂參半。生豬肉固然扭轉了去年上半年的頹勢,重回4元以上,但豬飼料成本的上升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
務農出身的他表示,糧賤傷農、果賤傷農早已讓農民不堪重負,合理區間的上漲也是必然的趨勢。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家畜飼料就要8毛多一斤,2斤7兩飼料才能出1斤雞蛋,4斤飼料才能出1斤豬肉,“要是維持去年上半年的價格,農民早就破產了”。
最近老賀還準備在京郊買一個占地360畝的采摘園,賣主當年250萬元買下的園子,如今連拖拉機等設備一并出售只要170萬元就可買下。可見在物價上漲的同時,農民獲得的實惠并沒有人們想像中那么大。
在老賀看來,真正的問題是目前價格的波動還是比較大,物價上漲以后農民雖然能賺到錢,但是風險性也不容忽視。“‘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我們還是希望國家能有一個防風險機制給農民,真正幫助農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