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金慧東攝
第三條路徑是能源的清潔低碳化。前兩條路徑主要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滿足經濟發展目標和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生活水平,反映的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來實現低碳發展。而能源的清潔低碳化則是通過優化能源結構來實現低碳發展,即對于同樣的能源需求,可以采用更清潔低碳的能源來進一步實現低碳。不同品種的能源碳排放差別很大,同樣發一度電,煤的碳排放是天然氣的2倍以上,而可再生能源則是零排放,所以能源清潔低碳化就要求“控煤、提氣、發展非化石能源”。但是,目前中國煤炭消費超過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50%,相應碳排放超過碳排放總量的3/4,而東部一些發達省市單位國土面積的煤炭消費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倍;可再生能源雖然在快速發展,但是包括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的非化石能源僅占一次能源總量的11.2%;天然氣雖然從2000年的247億立方米增長到當前的1800億立方米左右,但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超過5%。中國當前這種高碳能源結構,與世界發展趨勢相背離,需要加快向低碳化轉型。但是,由于資源環境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尚未充分反映到能源價格中,導致不同能源品種的比價關系不合理,同時相關清潔低碳能源利用技術成熟度與產業化也需要加快解決,而當前的電力管理體制也需要改革,需要我們付出更大努力。
按照這三個路徑發展,經濟會增長,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會提高,而能源消耗、大氣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的代價都會大幅降低,這就是實現了低碳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總量的75%以上,而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90%以上,所以上述三條路徑主要談了涉及到能源的碳排放與發展之間的關系,這是低碳發展的核心路徑。而要全面推動低碳發展,也需同時考慮其他措施。由于工業生產過程中也會排放一部分二氧化碳,而污水、垃圾、制冷空調等領域也會產生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二氧化碳非溫室氣體,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也應該有效控制。此外,也要積極采取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措施。例如,森林碳匯,通過植樹造林,不但美化了環境,而且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再如,碳捕集、封存、利用技術,能夠把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乃至再用于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真正實現“碳循環”,目前國內外在火電廠、油田驅油等領域已經開展了一些試點示范項目,效果還可以,但普遍來說經濟性還較差,離大規模應用還有相當的距離,但是在日益嚴峻的碳排放約束下可能是未來的方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