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國家統計局
200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工作進展順利,勞動關系總體和諧,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力度加大,勞動保障基礎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勞動就業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58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25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3397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44.8%;第二產業18084萬人,占23.8%;第三產業23771萬人,占31.4%。年末城鎮就業人員27331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855萬人。其中單位就業人員114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5萬人。在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在崗職工108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4萬人。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70萬人,有510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其中幫助“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3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3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
年末國有企業(含國有聯營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下崗職工6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92萬人,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下崗職工全部按時足額領到了基本生活費并由中心代繳了社會保險費。
全國共有116個城市按季度發布了職業供求分析報告。年末全國共有各類職業介紹機構35747所,比上年末增加1857所,其中公共職業介紹機構24167所。全年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介紹成功153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
年末全國共有技工學校2855所,在校學生2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萬人。全年技工學校面向社會開展培訓27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年末全國共有就業訓練中心3289所,民辦培訓機構20341所,全年共開展培訓162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2%。全年共有610萬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參加了再就業培訓,51萬人參加了創業培訓。
年末全國共有職業技能鑒定機構7567個,職業技能鑒定考評人員16.4萬人。全年共有1000萬人參加了職業技能鑒定,比上年增長13.6%,831萬人取得不同等級職業資格證書,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有22.8萬人。
年末全國共有境外就業中介機構413家,通過這些機構介紹仍在國外和港澳臺地區就業的人員共7.6萬人,其中2005年赴境外的4.2萬人。
二、社會保險
(一)養老保險
年末全國共有離退休人員50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3萬人。其中,離休人員12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6萬人;退休人員49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9萬人。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74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3120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367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870萬人和264萬人。年末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57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萬人。
全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年末納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共2655萬人,占企業退休人員總數的68.3%,比上年末提高9.4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509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其中征繳收入4312億元,增長20.3%。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65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544億元,地方財政107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40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041億元。
年末全國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為54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萬人,全年共有302萬農民領取了養老金,比上年增加97萬人。全年共支付養老金21億元。年末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10億元。
(二)失業保險
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06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萬人。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36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57萬人。
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33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全年基金支出207億元,比上年減少3%。年末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11億元。
(三)醫療保險
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378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79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0022萬人,參保退休人員3761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977萬人和402萬人。
全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405億元,支出10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2%和25.2%。其中,統籌基金收入820億元,支出61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和25%。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278億元,其中統籌基金結存750億元,個人賬戶積累528億元。
(四)工傷保險
年末全國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84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33萬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為65萬人,比上年增加13萬人。
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93億元,支出4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8.7%和42.7%。年末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64億元。
(五)生育保險
年末全國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54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24萬人。全年共有62萬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16萬人次。
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44億元,支出2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5%和42.1%。年末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存72億元。
(六)社會保險基金監督
到年底,全國共有27個省成立了省級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逐步加強基金監督工作,基金管理進一步規范。推進企業年金基金市場化管理,全年共批準了29家機構的37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資格。
(七)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
到年底,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分別有130萬人和183萬人實現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的并軌,已分別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7.5億元和32.4億元。遼寧省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06億元。
三、勞動關系
全年勞動保障部門共審核88戶中央及中央下放企業關閉破產職工安置方案,涉及職工39萬人。全年共審核批復了71戶中央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方案,涉及輔業企業4190戶,分流安置職工66萬人。
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年末全國已建立三方協調組織6600多個。
全年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31.4萬件,比上年增長20.5%,涉及勞動者74萬人,結案率為92.3%。其中,集體勞動爭議案件1.9萬件,涉及勞動者41萬人。
四、工資分配
全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8364元,比上年增長14.6%,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8%。國有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9313元,城鎮集體單位為11283元,其他單位為18244元。
到年底,全國共有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建立了工資支付保障制度,1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建立了工資支付監控制度,127個城市發布了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34萬家企業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五、勞動保障法制與監察
年末全國共有勞動保障監察機構3201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組建率為94.8%。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配備勞動保障專職監察員2萬人。
在全國范圍內重點組織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貫徹《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專項檢查活動,全年主動檢查用人單位119萬戶,年檢用人單位96萬戶,查處群眾舉報投訴案件25萬件,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38萬件。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責令用人單位為1128萬勞動者補簽了勞動合同,責令用人單位為842萬勞動者補發工資待遇等58億元,督促16萬戶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44億元,督促11萬戶用人單位辦理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取締非法職業中介機構10408戶,責令用人單位退還收取勞動者的風險抵押金1億多元。
六、金保工程和社區平臺建設
金保工程建設取得進展,基本完成全國系統的總體設計和規劃標準,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實現了與勞動保障部聯網,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了與全部所轄地市的聯網,67%的地級以上城市實現了與省數據中心的聯網,城域網覆蓋到63%的經辦機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向勞動保障部上傳養老保險監測數據,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監測數據上傳進入實施階段。年末有80個地級以上城市開通了12333勞動保障服務電話。
年末全國已建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的街道6784個,占街道總數的99.3%,街道勞動保障工作人員2.6萬人。全國已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社區平臺共63063個,占社區總數的94.8%,聘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10.9萬人。全國已建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的鄉鎮27001個,占鄉鎮總數的77.5%,鄉鎮勞動保障工作人員6.4萬人。
注:
1.本公報中的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2.本公報中的有關數據為正式年報數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部分數據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