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就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 將構建8大體系][2030年前后載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2050年中國海洋能力拓展到全球公海][農業科技要從五大領域實現創新突破][今年實施中俄聯合探測火星工程]
本報北京6月10日電(記者雷宇 原春琳)為什么要畫一張“中國到2050年的科技發展路線圖”?路線圖預見的科學性在哪里?中國科學院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給出了答案。
中國科學院投入300多位科學家,歷時近兩年時間,畫出了一張“科技路線圖”。而此前,已經有了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為什么還要提出研究我國至2050年重要領域的科技發展路線圖?
對此,路甬祥表示,研究表明,一個科學問題從提出到對產業形成貢獻一般要20~30年時間。現在要抓什么,要看二三十年后需要什么。他以核能為例解釋,從布局到重大技術突破往往需要20年乃至更長時間,而商業化大規模應用也大致需要20年以上。如果我們現在不前瞻布局,未來就會落后。比如法國就已經發展了第三代、第四代裂變能核反應堆,制定了到2040年、2050年的路線圖。
有一種觀點認為,科學是隨機發生的,很難預見,主要依靠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那么,2050年路線圖預見的科學性在哪里?
“我們要有信心前瞻,考慮未來的發展。這是可能的,并不是胡思亂想。”路甬祥說,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巨磁阻的發現者,現在這項技術已經用在了硬盤存儲上,而這是20年前就發現的。中國科學院通過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作長周期的前瞻,作突破常規的科學思考和技術預見是可能的,通過戰略研究,在長遠目標指導下制定路線圖也是可行的,比如說,到2020年為一個階段,到2030年或2035年為一個階段,然后再前瞻到2050年。
路甬祥介紹,此次發布的成果不是終點,研究小組將作為常設組織,每隔五年都將推出新版。
他同時表示,這個路線圖著眼于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也折射出科學院在2010年以后的工作。這張路線圖帶來的成果和影響將是多方面的——既會影響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的制定,也會成為自主創新工程2010年后的延續。更重要的是,路線圖指明的自主創新道路將開拓出更多的事業和崗位,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科技創新中。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路甬祥以一句中國經典格言作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