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協調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外交部長楊潔篪談胡錦濤主席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成果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錢彤 陳鶴高)7月7日至9日,胡錦濤主席出席了在日本北海道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
在胡錦濤主席出席會議后的回國途中,外交部長楊潔篪向隨行記者介紹了胡錦濤主席出席對話會議的成果。他說,這是胡錦濤主席第五次出席有關對話活動,也是今年我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在兩天中,胡錦濤主席出席了近20場多邊會議、雙邊會見和友好會面活動,在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一、闡述我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和主張,引導全球合作的發展方向。
近年,通過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議,世界主要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就重大國際問題交流看法,協調立場,共謀對策,這有利于促進南北合作,推動全球性問題的解決。今年對話會議著重討論世界經濟、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議題,它們不僅是當前國際社會在經濟、環境、發展等領域面臨的緊迫問題,也與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針對這些議題,胡錦濤主席全面、深入、系統地闡述中方的看法和主張,介紹中國政府的積極應對舉措,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建議。
關于世界經濟,胡錦濤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體系、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體系、公平有效的全球發展體系的重要主張。這是我首次在國際上全面系統地提出有關世界經濟體系建設的主張,充分體現我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互利共贏方向發展,也顯示我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發展事業的重大責任感和對國際經濟秩序的戰略思考。與會的多位領導人發言呼應胡錦濤主席的主張。
關于氣候變化,胡錦濤主席詳細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以及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原則立場,指出氣候變化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問題,應在可持續發展框架內綜合解決。他呼吁與會各國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努力,在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方面發揮示范作用,在推動國際談判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開展務實合作方面發揮帶頭作用。這些倡議得到積極響應和普遍支持,會后發表的領導人宣言重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及公約主渠道地位。這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有利于推進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關于糧食安全,胡錦濤主席指出,糧食問題事關各國經濟和民生,也事關全球發展和安全。他分析了當前全球糧價上漲的復雜原因,提出解決糧食問題的緊要措施和長遠思路,呼吁各國重視糧食生產,改善貿易環境,加強宏觀協調,創造有利條件。他介紹,中國以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決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糧食問題,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糧農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對外提供援助,并將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繼續同發展中國家分享農業發展經驗,加大農技交流和培訓,增加農業援助,得到與會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贊賞和評價。關于能源安全,胡錦濤主席強調,中國在能源供應上堅持立足國內的基本方針,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推動能源多元化,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重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明確提出節能降耗的階段性目標。他提議,各國應樹立和落實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觀,推動能源開發利用互利合作,加強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領域務實合作,統籌國際能源合作和國際發展合作。各方對我能源政策和主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我有關措施和建議給予積極評價。
胡錦濤主席就千年發展目標、海利根達姆進程等其他議題所作重要政策闡述也為有關領域的國際合作指出發展方向,獲得高度關注和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