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遭遇信任危機,但商務部專家仍對“中國制造”的出口前景作出樂觀預期。在昨天(27日)舉行的“中國制造信任危機”戰略研討峰會上,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透露,到目前為止,受產品安全風波影響的中國產品金額不足100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僅為中國今年過萬億美元出口總額的1%。
“妖魔化‘中國制造’并不是國際輿論的主流,”王志樂剛剛結束了與美國政府投資政策官員的座談,“他們向我表示,美國政府正在為炒作中國產品安全的輿論降溫,減少雜音。”
由于“中國制造”短時間內的難以替代性,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中國制造”雖然飽受非議,但中國出口增速卻一如既往地高歌猛進。今年上半年,中國產品出口增長了27.6%,遠快于18.2%的進口增長率。即使在中國產品“危險論”甚囂塵上的7月,中國出口也挫敗了保守預計,較上年同期的增幅達到34%,高于6月份的27%。
王志樂表示,持續居于高位的貿易順差,證明了對中國受污染產品和假冒產品的抱怨并沒有在美、歐最大消費群體中產生明顯影響。“今年中國產品出口總額將過萬億美元的大局已定,中國高額順差不會就此扭轉”。
不過,中國制造業也并非高枕無憂。王志樂指出,中國缺乏產業的系統提升者,以擔起整合產業資源的重任。以中國最為強大的家電制造業為例,在世界500強企業中,電子電器企業占據18席,但沒有一家來自于中國內地。“產業分散度高將使中國制造企業依舊處于產業鏈的低端”。 (記者 劉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