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金系掌門人魏東自殺、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被“雙規”,關于太平洋證券上市的蓋子也開始揭開,當媒體將目光都集中在王益身上時,操縱太平洋上市的其它重要人物和背后的高管開始浮出水面。
選對一款房貸產品,不僅可以月月省息,更可以讓自己做個輕松還貸人...
一家公司在國內上市面臨兩條道路:要么選擇首次公開發行(IPO),要么選擇借殼上市,這兩條道路上分別由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和并購重組委進行審核。太平洋證券上市卻開辟了第三條道路,成為資本市場尋租的一個樣本。
太平洋證券上市方式很簡單,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請示、中國證監會辦公廳批復,成功地繞開了IPO和并購重組兩道門檻限制,實現了直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太平洋證券增資擴股,所有原始股東實現了財富幾何倍數增長,在權力資源與資本的結合中,億萬富翁被高效率生產。
“太平洋證券(601099SH)據說目前已經不敢接投行業務了。他們的上市問題已經被中央高層關注。”5月8日,上海一位證券業內高管談及此事時說。
他認為:“這次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是太平洋證券上市本身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證監會某些官員把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破壞殆盡。這種操作實在無法無天,繼續這樣,國內好不容易成長起來資本市場很可能被毀于一旦。”
誰在操縱太平洋證券上市
太平洋證券上市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請示和證監會辦公廳的批復,那么,是誰能夠推動這些機構通過發文的形式,解決太平洋證券上市難題呢?
媒體從來都是歷史的真實記錄者。北京的初夏陽光明媚,北京復興門外大街1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辦公大樓已經物是人非,人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管理中心主任涂建早已從單位離職,據說,他已經去一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
“時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管理中心主任的涂建也就是后來太平洋證券上市穿針引線的關鍵性人物。”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涂建與明天系搭上了關系,這為他個人鋪上了‘錢’途無量的金光大道?!?/p>
記者調查發現,從中國貿促會離開,涂建并沒有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是去了太平洋證券做黨委書記和董事,他在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的是一個編外職務——獨立董事。
查閱涂建的履歷可以看到。這位大律師1982年畢業于北大,同樣,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王益和一位證監會前官員都是1982年畢業于北大歷史系的同屆同班同學,并先后在中國證監會任副主席。從2004年起,涂建開始就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資產管理中心主任職務,并在這期間認識了明天系的一個重要人物,也就是如今的太平洋證券副總裁、新時代證券常務副總裁,同樣出自于北大的背景和利益的需要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明天系的掌門人肖建華是1986年進入北大法學院的少年天才,資本對于權力資源的渴求永無止境,相比而言,這位資本市場天才取得的炫目財富讓這些學長都不得不欽佩。涂建也就成了太平洋上市過程中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穿梭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和云南省政府之間。
有關資料顯示,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出身于云南省龍陵,畢業后分配入中顧委辦公廳,后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到1999年期間,王益任中國證監會任副主席。
2007年,先有國金證券借殼上市獲批;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也通過曲線救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都證券和云南證券連綜合類券商都不是,業績很差,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一大批經營業績不錯的綜合類券商還在IPO的道路上排隊等候,而曾經券商中的丑小鴨卻突擊上市成功,這就是權貴資本給市場創造的財富價值。
在太平洋證券的股東中,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以13.2%的比例位居第二大股東的位置,自然人涂建是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占有28%的股份,盡管大盤大跌之后,太平洋證券股價從40多元已經跌破20元,以6月19日收盤價17.41元來計算,涂建個人擁有的財富超過9.6億元,而整個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幾大自然人股東擁有的財富超過了34億元。王益胞弟王磊通過天津順盈科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持有的1500萬股太平洋證券財富達到2.6億元,為了逃避調查,代持人已經多次轉讓了,而涂建持有的5500萬股從沒有轉讓,背后代表誰持有這些股份,投入的5000多萬資金從何而來,這都是一個謎。
重組方明天系及關聯方、權力尋租利益代表、原云大科技高管和云南國資在太平洋證券上市過程中實現了共贏,一個破爛不堪達不到3年盈利的證券公司就這樣進入了交易所掛牌上市,而利益受損的只有二級市場的投資者。
太平洋上市歷程
“如果按照法定的途徑,太平洋證券很難掛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代碼?!币晃煌缎腥耸繉ζ淙缡窃u價。
借用此前媒體報道,足以說明其很難以正常法定途徑獲得上市資格。
太平洋證券成立于2004年1月6日,是云南省政府為了托管“問題券商”云南證券而專門成立的。從成立到2007年申請上市這3年左右時間里,前兩年連續虧損。三年累計虧損額度達到8482.47萬元。
“太平洋證券成立之后本沒有任何歷史包袱,但是卻進入二級市場冒險,導致2004年虧損1623萬元,到了2005年更是巨虧2億元,離規范類券商的標準相去甚遠。沒有任何上市的希望。”此前媒體緣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如此評價。
但實情總與標準背道而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