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布鞋到補車:李海蓮是青海大通縣城關鎮西門村人,能做一手好布鞋。為了供兩個孩子上學,李海蓮貸款2000元,和丈夫做起了修補車胎的生意,后續又多次貸款以確保資金周轉,現在她家每年的收入有六、七萬元,家里還蓋了新房子。如今李海蓮已經很少做布鞋了。(田賀 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近年來,隨著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推進,大量小額貸款公司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起來,“小額信貸”似乎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小額信貸最初是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工具,現在還有多少小額信貸機構能夠真正深入貧困群體?最早以扶貧為主的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發展現狀如何?公益性小額信貸未來之路將走向何方?
被邊緣化的公益小額信貸
中國的小額信貸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非政府組織開始試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于1993年在河北易縣成立第一家小額信貸機構,拉開了中國小額信貸扶貧的序幕。20年后的今天,小額信貸的扶貧效果已經得到了政府和公眾認可,但是最早試水小額信貸的這些機構卻處境艱難,問題重重。數據顯示,中國公益性小額信貸組織已經從2003年鼎盛時期的三百多家萎縮到不到一百家,逐漸被邊緣化。
近日,由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組織的國內首個公益小貸交流圈正式啟動,探討公益小貸之出路,旨在推動小額信貸行業健康發展、促進業內經驗交流。
“事實上,在國際上沒有公益小額信貸的概念,只有小額信貸的概念。小額信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那些不能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信貸服務的貧困或低收入人群,既是一種金融服務的創新,又是一種扶貧的重要方式。然而,現在小額信貸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泛濫的名詞,很多人提到小額信貸,都誤以為是商業性的小貸公司。為了與商業性小額信貸區分,最早以扶貧為主的公益性機構有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名詞——公益小額信貸。”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總監王靜艷說。
據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國際小額信貸引入中國到本世紀初的2004年,中國仍將扶貧視為小額信貸的主要功能。然而2005年以來,情況逐漸開始發生改變。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借政策東風蓬勃發展,更傾向于為中小企業而非個人提供貸款,而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仍然主要面向農戶個體、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兩萬元。
被譽為“中國小額信貸之父”的杜曉山將當前的小額信貸機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策或福利性的小額信貸機構,有政策和福利長久的支持。第二類是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這類機構自負盈虧,客戶主要面向貧困、弱勢群體,追求商業化運作,但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第三種是商業性小貸機構。現在商業性小額信貸注冊資金7000多億,貸款余額達8000多億。
面臨資金難題 轉制的困惑
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婦女發展協會2005年成立,從15萬開始做起,到現在貸款余額1600多萬,客戶1100余戶。“我們自有資金有500多萬,其余1000多萬靠批發貸款或者從基金會借錢。今天這筆款還完了,下一筆款怎么來。后續資金鏈一斷,余額下降、客戶下降、收入下降,員工怎么辦?這些交織著我,我吃不好睡不好,覺得做這個太難了。” 提到貸款的資金來源,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婦女發展協會秘書長秦秀平顯得很無奈。
“我今年就想轉成公司,省金融辦、市金融辦、縣上都特別重視,我困惑的是,轉公司到底好不好?”面對是否改制的選擇,秦秀平很茫然。
寧夏惠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治普說,隨著機構的發展,籌資成了一個大問題,公司轉制之前是和秦秀平所在機構性質相同的婦女發展協會,成立于2000年,更早之前是1996年在國際援助中孕育而生的一個小額信貸項目。2005年下半年央行成立了小額信貸試點,在各方面推進過程中,走上了改制的道路。改制前擁有總資產約400萬元,現在是1.92億元,業務覆蓋了三個縣區,貸款余額接近1.7億,約8600多個客戶,全部都是農民,其中92%以上是農村婦女,所以還沿用過去那種小組保,一個自然村一個大組的模式。龍治普表示,目前在金融機構、財政補貼方面還有一些麻煩,融資渠道單一,團隊建設滯后,內部治理還需要完善。
此外,四川儀隴鄉村發展協會秘書長高向軍也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她希望金融創新能有所突破,可以從人民銀行獲得農業貸款,從而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