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教育是這樣……
2020年,幼兒入托將不像現在這么難,學前一年教育將得到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普及率將達到90%,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40%;高考不再一考定終身,甚至有的考試科目可能會一年考多次;將有兩億人擁有大學學歷。
昨天,洋洋灑灑2.7萬言的21世紀我國首個教育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至2020)》公布了征求意見稿,描繪了未來十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藍圖。
規劃綱要提出了未來1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目標。為成就這一目標,規劃綱要共列出了139個創新點,絕大多數屬于具體的改革措施。
教育經費占GDP的4%
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達到4%,雖然“4%”的目標已提了多年,但此次是少有的明確實現時間。
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表示,4%的目標是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的,我國一直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國際上通常用財政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來衡量。從2004年到2008年,我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從4000多億元增加到9700多億元。財政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從14.9%提高到16.3%,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國財政支出當中所占比重最大。這一比重已經高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高考不再是“獨木橋”
2020年,如果你想考本科,可以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也可到高水平大學去參加自主招生;如果你想考專科學校,經過專業技能的加試后,可以憑借高中成績直接注冊入學。不僅如此,某些高考科目還可能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可考多次,用最好的成績去申請高校。
“看上去好像是考試次數多了,學生負擔重了。但其實不走‘獨木橋’,考生的心理負擔會大大降低。”全程參與規劃綱要調研、起草的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說,未來高考,大部分高校將結合高考成績以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對于特長顯著的考生,高水平大學還可以通過面試或測試自主錄取,今年高招清華大學等5高校聯考自主招生的方式將得到推廣。
“規劃綱要中的高考改革方式將先挑選部分省份進行試點,循序漸進。”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例如“有的高考科目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考多次”的方式就不會馬上鋪開,“考哪科?考幾次?考試成本有多少,都需要經過研究,通過在部分省市的試驗后,才能施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說。顧明遠表示,高考的改革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速度,例如“推薦錄取”就必須建立在整個社會誠信的基礎之上。
學前入園率提高到95%
2020年,學前一年幼兒毛入園率將從2009年的74%提高到95%,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從2009年的50.9%提高到75%。
“原本開始規劃綱要的文本中并沒有學前教育,后來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最終成為規劃綱要的一章,這在以往的教育規劃中很少見。”顧明遠說。
未來十年,政府將擔負起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發展學前教育將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政府還將建立幼兒園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和收費標準,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給予財政補助。
為保證留守兒童入園,政府還將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通過新建擴建托幼機構、在小學附設學前班等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
學生可以走班上課
未來各級各類學校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學校中不分重點班,但學科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學生走班上課。比如分語文A、語文B、數學A、數學B,同一個班的學生語文水平高的去學語文A,數學是B的水平,就學數學B。”綱要起草專家介紹說,到2020年,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走班上課、學分制、導師制都將建立起來,不僅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幫助機制,而且優秀學生跳級、轉學、轉換專業、選修高一學段課程將更加容易,高中、高校將建立適合拔尖學生的培養模式。
教師資格打破“終身制”
已施行十余年的現行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將在未來十年得到改變,一朝通過認定,就終身擁有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將被打破。我國將完善并嚴格實施教師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國家制定教師資格標準,明確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師資格證書定期登記制度。“現在教師的入門門檻不高,只簡單考核教育學、心理學,應該加強對教師專業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的考核。”北京師范大學研究教師教育的專家曾曉東說。
我國將繼續加強師德建設,教師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未來,我國將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將教師培訓經費列入政府預算,對中小學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減負”成為硬指標
“過重的課業負擔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來。”規劃綱要如此描繪“課業負擔”的危害。
2020年,各地都要建立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測制度,并適時公告。“減負”將成為各級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更不得下達升學指標,各種社會補習機構和教輔市場也將得到規范。
各校還需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
“擇校”變得沒必要
2020年,我國義務教育將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擇校”將變得沒有必要。
這十年中,將加快薄弱學校改造,實行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還將通過把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削弱“擇校”的動力。
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地將不再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并在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近進入公辦學校的前提下,發展民辦教育,提供選擇機會。
未來十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還將主要在公辦中小學中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我國還將專門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高中成為義務教育
在規劃綱要首次征求意見時,“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曾成為不少公眾的建議。此次發布的綱要文本中雖未提及是否高中還分文理,但卻明確要求高中生需全面完成國家規定的文理等各門課程。
顧明遠認為,這說明學校必須保證學生能夠兼學文理。不僅如此,未來十年,我國高中還將逐步適當減少必修課的內容,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提高課程的選擇性,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2020年,我國將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需求。
大學建立“退出機制”
未來十年,我國高校將建立“退出機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
“辦不好的大學,就不要辦了。”顧明遠說。不僅如此,“211工程”、“985工程”也將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績效評估,進行動態管理。“達不到要求的高校就退出工程建設,補充新的有競爭力的高校,‘211’、‘985’也要打破終身制。”起草專家解釋說。
此外,我國還將促進高校辦出特色,建立高校分類體系,按不同層次實行分類管理,進行分類評估,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
未來十年,我國還將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步伐,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產生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
高校逐步“去行政化”
我國高校今后十年將“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今后將適應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明確政府管理的權限和職責,明確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的權利和責任,改變目前政府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模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依法保障學校充分行使辦學自主權,自主開展教學活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自主制定學校規劃并組織實施,自主設置教學、科研、行政管理機構,自主確定內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學校財產和經費。
未來十年,公辦高等學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完善大學校長選拔任用辦法,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校。尊重學術自由,營造寬松的學術環境。全面實行聘任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
高校還將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高校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培養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