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自今年4月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將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頂層設計之后,正在制定的國家“十三五”規劃,將設專篇布局生態文明建設,這充分顯示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人、技術,更需要資金,如何發揮金融的杠桿作用?有哪些產業將迎來商機?又為國際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我國治理生態的速度在國際上又處于什么水平?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記者: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人、技術,更需要資金。那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如何發揮金融的杠桿作用?
王文: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環境保護工作者運用的法律以及行政手段等,還需要努力引入金融工具,通過金融杠桿作用撬動更多資金進入環境保護、生態修復領域。由于中國區域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地政府治理環境的投入能力受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加之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不均,各級政府作為環境治理的主體在財政分配上處于弱勢。環境治理是長期工程,短期內很難看到經濟效應,各級政府往往會以資金籌集與償付能力為由,對環保資金投入不增反減。由此看來,拓展環境治理項目的融資渠道是急需解決的難題。行政改革與來自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環保雙層重視是關鍵,但另一方面,調動社會與企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社會資金吸納到環境保護中去,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尤其在當前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大潮中,要真正治理好環境,更不能只靠行政手段,而是要多利用金融杠桿的資源配置作用,充分調動市場能力,發揮社會力量。針對目前生態建設資金的瓶頸難題,中國能夠以創新模式尋求一種生態金融模式。
記者:生態文明建設中,中國哪些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王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盡量使同等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的貢獻最大化,并把人類產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降到最小,所以國內產業將會逐步轉型、變遷,綠色環保產業正在取代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產業,演變為主流行業。綠色建筑、節能照明、電力設備節能等綠色環保領域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發展綠色建材及綠色建筑是解決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的重要手段。同時,中國豐富的風電、核電、生物發電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資源也將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將會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削減對自然的損害,從而真正達到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
記者: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為國際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
王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超越了國家的界限,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將為國內企業提供極大的便利與發展空間。國內企業可以在國外設廠生產,利用國外的各種資源與條件,減輕生產對國內環境造成的壓力,彌補在本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緊張。國內企業還將能夠通過更加寬廣的合作與貿易途徑購進原材料及能源物資。除此之外,國內企業還可以引進國際上的綠色環保先進技術,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減輕生產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提升企業產品服務質量,完善生產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同時還可以引進外資,投入到綠色環保產業,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形成良性的循環。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么,在城市發展中,哪些負面現象要杜絕?有沒有好的城市轉型案例和大家分享?
王文:近年來,北京一直被霧霾所困擾,空氣污染及其嚴重。長期如此,必然會陷入經濟危機的困境中,結構性發展與社會矛盾日益突出,這將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北京市政府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改善惡劣的空氣質量,決定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并開展實施用政策引導“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工業企業退出北京的戰略。據《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稱,堅決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計劃到2016年1200家工業污染企業退出北京,此外,動物園服裝城與大紅門服裝城的遷移使北京的交通壓力改善很多。同時,北京市將再造平原森林11.6萬畝,分布在大興、通州等12個區縣。預計到年底,北京市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41.6%,林木綠化率達59%。北京市環保局公布信息稱,上半年空氣質量已有所改善,全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共88天,同比增加了9天,其中一級(優)天數23天,同比增加了7天;共發生空氣重污染16天,同比減少9天。各區縣空氣質量也均呈現同比改善趨勢。
記者:中國一直在治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努力,您認為中國治理生態的速度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
王文:根據美國幾所著名研究機構聯合推出的環境表現指數(EPI)來看,中國已是世界上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所列的世界132個主要國家與地區中,中國環境表現綜合排名為116,在空氣質量上的排名更達128位。2013年第三季度重點城市空氣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天數高達62.5%。此外,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座。對于如此惡劣的環境壓力,盡管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重任,但真正落實起來,卻是行政監管手段乏力。國家環保部的公開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環境治理投資總額由2006年的256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7612億元,增幅近3倍。但是在2011年用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總額相比2010年下降了9.4%,僅占當年全國GDP的1.2%。“十二五”期間,環境治理投資總額有了大幅度增加,截至2013年,環境治理投資總額已達9516億元,與2006年相比,增幅達到3.7倍。雖然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呈上升趨勢,但與國際新興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治理生態的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 王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