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進出口恢復性增長趨勢不改
(1)推動外貿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世界經濟復蘇將帶動我國外貿回升。IMF春季報告調高了對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4.2%,美國增長3.1%,歐元區增長1%,日本增長1.9%,同時預計世界貨物貿易量將增長8%。全球經濟復蘇和國際貿易恢復為我國外貿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廣交會出口訂單增加。4月舉辦的春季廣交會,境外采購商人數達10.4萬,比去年秋交會增長13.3%,一期出口成交額171億美元,比去年秋交會增長9.8%。三是先行指數預示二季度外貿繼續回暖。3月份歐盟、美國的PMI指數分別增加2.4和3.1個百分點,主要貿易伙伴制造業趨好,有利于我國工業品出口;3月我國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4.5%,連續11個月位于50%以上。先行指數也顯示二季度我國進出口仍處于景氣上升期。四是低基數、高價格提高二季度外貿名義增速。去年二季度我國出口大幅下降23.5%,進口下降20.2%,低基數將抬高今年二季度進、出口增速。此外,國際石油、金屬、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二季度進、出口價格指數將進一步上行,外貿名義增速亦將提高。五是穩定外需政策將繼續加強。近期,財政部等部委先后出臺了“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邊境地區一般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出口貨物以人民幣結算準予退(免)稅”等政策,對于支持出口回升、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具有積極意義。
(2)抑制外貿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各國救市政策負面效應開始顯現,政府債務規模急劇上升,部分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凸現,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引發世界范圍內貨幣貶值預期,全球經濟、貿易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二是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需求的真正恢復尚需時日,我國出口回暖的基礎尚不穩固。三是危機后許多國家迫于國內經濟政治壓力,國際貿易政策趨于保守,美國等發達國家在貿易保護、人民幣匯率、氣候變化等多方面向我國施加壓力。四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高、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將增加出口企業成本。
綜上所述,盡管外貿發展面臨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但在世界經濟總體復蘇的帶動下,二季度進出口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初步預計出口增長25%,進口增長35%,對外貿易趨于平衡,貿易順差規模繼續縮減。
5、物價上漲壓力加大
一是翹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價漲幅。經計算,二季度CPI翹尾因素為1.6個百分點,PPI為4.4個百分點,分別處于全年翹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慮新漲價因素,二季度CPI與PPI也將呈現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輸入型物價上漲動力增強。世界經濟復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國際價格對我國物價的傳導影響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區多年少見的干旱、華北地區普遍低溫等異常天氣影響農產品(16.07,0.00,0.00%)產量。四是目前較高的生產資料與原材料購入價格將向下游傳導。一季度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7.9%,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9%,上游產品價格漲勢將有部分傳導至下游行業。五是沿海地區通過提高工資解決“招工難”問題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品價格改革導致水、電、燃氣和成品油價格上漲,這些因素客觀上將加大成本推動型物價上升壓力。
綜上所述,二季度物價上升動力較強,初步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4.2%;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增長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