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標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健康指標在發展中國家中就已經處于相當高的水平,幾乎所有的健康指標都已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之前健康指標就已具有不同尋常的高水平(參見本章第4節),這些指標在1978年后繼續加速改善。根據中國國家衛生部公布的數據,1949年以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到2000年上升到71.4歲(表1.1)。
表1.1 1949-200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歲)
年份
|
合 計
|
男
|
女
|
解放前
|
35
|
-
|
-
|
1957
|
57
|
-
|
-
|
1973-75
|
-
|
63.6
|
66.3
|
1981
|
67.9
|
66.4
|
69.3
|
1990
|
68.6
|
66.8
|
70.5
|
2000
|
71.4
|
69.6
|
73.3
|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提要2007》。-代表數據缺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數據,中國人口預期壽命2005年為72.4歲(圖1.4);而世界平均預期壽命僅為67歲 。
圖1.4 2000-2005年中國人口預期壽命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公民預期壽命表》,世界衛生組織網站。
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39.7‰下降到2005年的22.5‰,2006年和2007年則進一步下降到20.6‰和18.1‰ 。(圖1.5)。這一指標不僅遠低于2004年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87‰),也低于2004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平均水平(36‰) 。
圖1.5 2000~2007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7》、《2003-2007年中國衛生發展情況簡報》、《2007年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孕產婦死亡率由2000年的十萬分之53下降到2007年的十萬分之36.6(圖1.6),遠遠低于2004年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十萬分之440) 。
圖1.6 2000~2007年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7》、《2003-2007年中國衛生發展情況簡報》、《2007年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這些數據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上取得的成就,大于在提高人均預期壽命方面取得的成就,盡管人均期望壽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一個國家人均壽命在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后繼續提高就會越來越困難——OECD國家從中國目前的水平把平均預期壽命提高5歲足足花了20多年時間 。在中國,環境惡化也許是另外一個因素。
|